编辑导读:产品战略规划能给产品提供明确的指导和牵引,确定战术打法,集中资源和力量,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那么,如何制定产品战略规划呢?本文作者将以教育硬件赛道为例,分析产品战略规划应该怎么做,希望对你有帮助。 ...
在做产品的路上,你有没有过“道不明,术不精”的经历?所谓的“道不明,术不精”指的是,战略层没有明确的指导或牵引,导致战术层打法混乱,不够精准,资源力量不集中,最终导致产品的竞争力不强。由于没有战略的指导,我们往往容易做多、做偏,吃力不讨好,其实很多产品或功能都是可以不做的,但却分散了我们很多的资源,有时候,决策不做比做更难。 那么,问题来了,你的公司有做战略规划吗?或者说,你知道公司的产品战略规划是什么吗? 你有感受到战略规划对你的工作的指导或影响吗?我们今天就简单聊聊,产品战略规划到底在做什么。 「战略规划必须落到产品层,否则都只是战略意图。」 一、企业战略的两大问题做什么:通过市场洞察,发现商业机会,从而定义产品与目标市场,明确企业提供的用户价值和扮演的角色。 怎么做:通过资源条件分析,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和商业模式。 二、企业战略规划4步走1. 市场洞察与产品定义市场洞察,发现机会:我们要从需求、竞争、技术及市场发现机会,或者从第一业务曲线发现第二曲线的机会。
需求评估:评估需求的成熟度、趋势、规模、投资价值、风险因素。 重新定义产品:基于市场洞察及需求评估的结果,重新定义产品的基本要素,确定产品方向,形成与行业现有产品的差异化竞争优势。需求侧重新定义场景、收入、功能述求、品质,供给侧重新定义技术、流程、功能数量、价值主张,新产品强调创造价值,已有产品强调更高价值。 2. 企业定位:明确产业价值链位置、提供什么产品、面对什么目标市场、给用户提供什么价值。企业定位,影响企业的市场空间、业务活动配置及需要的资源能力、成本结构及投资价值。 目的:寻找产业链、生态圈里价值大、具备竞争优势的角色。 企业定位分析框架:企业资源能力可拓展的产品与服务方向以及商业价值、定位所需要的业务活动配置以及所需的资源能力、确定定位的选项。 企业定位分析依据:要明确企业自身的资源能力优劣势,包括产品、硬件资源(土地、厂房、设备)、经营资源(客户流量、关注力、数据资源,资金、品牌、渠道等)、经营能力(营销策划、落地,商业模式设计,风险管控等)。 企业定位抉择因素:基于对市场规模的野心以及自身优势、现金流状况和风险,还有投资价值,来确定企业的定位。 3. 经营策略总体经营策略:进入、放弃、暂停、退出、等待。 业务职能活动策略:研发、制造、营销、渠道等策略。 4. 商业模式企业全部业务活动的利益相关者交易结构总和。 企业的四类利益相关者:企业内部、政府、业务合作伙伴、客户。 三、举例分析A公司的教育硬件「网课学习机(3-8岁)」,明确从战略规划角度要回答的问题。 1. 市场洞察与产品定义1)市场洞察,发现机会:OMO模式下,家庭网课硬件设备机会? 机会来源:现有行业的合作型机会。A公司有成熟的B端(学校/教培机构)设备型合作业务积累,第一曲线发展成熟。 A公司在与教培机构合作过程中发现,近年教培机构越发重视OMO模式(线上线下相融合),线上O的发展,需要学生在家庭场景下有一台硬件设备支持上网课,而目前的设备端比较混杂,无法带来最佳的学习体验。同时,未来教育,线上O一定会成为中国教育的一种常规补充,OMO是必然的趋势,从现在看未来,有长远的相对确定性的市场需求。 市场洞察: a. 需求侧:针对3-8岁儿童用户及家长(关注态度)
b. 供给侧:一切直接或间接竞品
2)需求评估:评估需求价值,确定最核心的痛点
3)重新定义产品:专为上网课设计的学习机? 需求侧重新定义:基于用户需求定义,提供场景化解决方案。
供给侧重新定义:基于竞争关系定义,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2. 企业定位,明确角色市场洞察发现了新的机会,那在这个机会之下,企业该如何结合机会及自身能力圈定位,从而获得最大市场份额? 教育现在是一个非常热的赛道,新BAT(字节跳动-大力教育、阿里-钉钉、腾讯教育)都在进行持续探索,在线上教育、生态系统、底层技术发力的同时,也都在尝试布局教育硬件,比如大力台灯、腾讯的台灯等,都是台灯,我们可以看到,战略不同,实际做法也就不同。 A公司可以从4个方向进行企业定位,也可以按阶段进行定位升级: 直接从当前产品进行定位:配合教培机构,成为优质的C端学习硬件设备提供商。 延伸产品提供商:类似第一曲线(B端教培设备服务商),B端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数据,数据就可以成为延伸产品,企业则可以定位成数据服务提供商,不再是简单卖产品了。所以,目前想做的第二曲线(C端学习硬件设备),待产品进入C端市场,产生批量数据后,后期同样可定位为数据服务提供商。 产品延伸服务提供商:产品维修等服务。 平台服务商:产品及服务积累了很多用户及数据后,就可以为B端提供数据,同时可以结合用户的C端学习数据以及第一曲线的B端数据,对用户学习行为及结果进行诊断,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成为平台型的学习中心。 那么,A公司在发展初期,从「网课学习机」启动第二曲线,可以定位为合作型C端学习硬件设备提供商?需回答哪些问题? 定位为C端学习硬件设备提供商,我如何能获得最大的市场规模?如何获得最大的收益? 为什么我可以做这件事情?我的能力优势在哪里?我的现金流能否支撑发展第二曲线?我的产品、硬件资源(土地、厂房、设备)、经营资源(客户流量、关注力、数据资源,资金、品牌、渠道等)、经营能力(营销策划、落地,商业模式设计,风险管控等)是否能支撑当前定位? 我能否与教培行业的顶流机构(15-20家左右)建立深度的甚至排他的战略性合作关系? 我能否成为教育生态里一个合作型的C端学习硬件设备提供商?能否直接与BAT达成合作? 3. 经营策略,源于企业定位深入分析企业定位涉及的业务活动、资源能力需求及成本趋势;分析资深资源能力(企业自身资源能力、缺乏的资源能力、可利用的资源能力);分析威胁与风险;分析竞争对手破绽/软肋后,再确定经营策略。 1)总体策略 避开与强势企业的正面竞争:
与强势企业正面竞争:
2)业务活动策略
4. 商业模式对内是独立组织创业还是绑定在第一曲线业务进行孵化? 对外如何进行品牌、供应链、制造、渠道、营销的合作? 结语:战略之下,让产品更加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
本文由 @张卓Annie 创作发布或转载,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
2021-12-01
2021-12-01
2021-12-01
2021-12-01
2021-12-01
2021-12-01
点赞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