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对于产品经理来说,究竟是天赋更重要还是后天努力更重要呢?很多元老级人物认天赋更重要,而本文作者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从价值观、逻辑力、知识体系和与产品相关的基础性工作四方面进行了阐述。关于这个问题你有怎样的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进行讨论交流。 ...
互联网产品经理届两位重量级元老,余军和纯银都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产品经理需要天赋。 俞军作为1997毕业于同济大学的高材生,2001年加入百度,先后主导百度知道、百度贴吧等多款产品,产品领域已经封神。 纯银则不相同,大学毕业后做过法警,干过编辑,半路出道做了产品经理,发现自己天赋爆棚,N次创业。 余军曾公开表示过“我只看重人身上那些后天学不到的东西”,纯银也表达过天赋对产品经理的重要性。科班生和野路子在做了多年产品后殊途同归,发现了天赋的战略性高度。 从自身角度出发,我不赞成产品经理是靠天赋这样的说法,我认为完全可以通过自我努力和学习来精进。 作为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肩负着产品的定位、设计、管理、统筹,我认为最重要的核心素养由强到弱为:价值观、逻辑力、知识体系、跟产品相关的基础性工作。 下面我将从这四个角度阐述为什么后天努力是如此重要: 一、价值观一个产品的核心价值观直接影响它是否能长期稳健行走于江湖,价值观的高低与翻船的概率呈反比关系。 那什么是产品的价值观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产品的价值观就像人的品质,给人信任感、诚实正直,你相信它会不会坑你。 公司创始人的价值观在公司文化上集中体现,而产品经理的价值观在所打磨的产品中得以呈现。我认为做的比较好的是快手和拼多多。 快手讲的人太多了,现在我们拿拼多多举例。 三年前我们经常说,我东哥真是很凶猛,淘宝发展这么强劲的情况下硬是活下来,东哥有本事。 2015年,在两大巨头眼皮底下,拼多多作为一条鲶鱼杀入电商市场,20年1季度月活4.8亿。 那拼多多是如何做起来的呢? 拼多多早期发现了“拼”的巨大市场后,通过微信传播迅速积累了上亿用户,那时我们很瞧不起拼多多,觉得它是10元店,东西low,属于五环之外的人群。 通过这几年的疯狂进化,拼多多的战术才慢慢在我们眼中清晰起来。 供应链改革,产地直发,减少了中间经销商,用户、平台、商户实现了利益最大化;大数据分析用户的喜好和需求,反馈给商家,协助商家打造爆款;加强平台监督惩罚机制,良币驱逐劣币;百亿补贴不设槛,增强用户信任度。 对于拼多多的未来,黄峥在《把资本主义倒过来》文章中,也阐述了自己的想法:真正的C2M,收集用户的需求,反向传导给商家。 当这个需求的人数达到一定规模——比如50个、100个,那么会有些需求不饱和的厂家为了摊薄固定资产及人工费用,选择让利接单生产。这样就为商家、用户提供了差异化价值,那它实际上也解决了商品供需匹配的问题。 总体来说,价值观作为基石,需要坚实牢靠,永远站在用户角度考虑,不傲慢,扎扎实实。 二、逻辑力逻辑力与前文所述价值观相辅相成,在培养良好价值观的过程中,已经要求你有优秀的逻辑能力。 哲学意义上说,逻辑是你思考问题的工具,你在思考设计产品的时候,产品背后的逻辑、本身的逻辑都要求你逻辑清晰。 逻辑力的培养,最重要要不断思考。思考推动你了解事物背后原因、本质、发展。 作为优秀的产品经理,不仅需要在别人的产品里大量探索、思考、总结,也需要你在行业外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思考让人快乐,思考让人更接近事物本质。 如果有兴趣最好看看哲学,哲学是教人们如何思考的一本科学,教你如何看待各种没有答案的问题,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思辨。 等你构建了牢固的价值观基本盘,锻炼了优秀的逻辑力,在此基础上,再建立知识体系,学习各种工具就轻而易举了。 三、知识体系正如前文所说,产品经理在工作中肩负产品设计、管理等多种职能。 设计产品需要了解用户需求、用户心理,这就涉及心理学;此外需要跟研发大量沟通,最好要懂计算机学;用户上规模后考虑如何变现,需要你梳理商业模式,这涉及到经济学;在跟踪项目进展,按时保证上线的时候,涉及到管理学。 党的唯物主义思想路线也曾谆谆教导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要理论联系实际。闲暇之余多读书,把书上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实践、反思、总结,无疑是成长最快的途径。 四、跟产品相关的基础性工作产品的基础性工作包括优化产品路径、用户增长、用户交互,交互原型等实操层面的东西。这些工作通过工作经验的增加,加上个人总结积累,大部分人会完成的很好,也是比较容易上手的部分。
又或许,招聘方从未对你有更高的期许,他只是想找一个有对口工作经验的工具。 停留在这个层面的人当然应付工作是绰绰有余了,但在我看来是非常基础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水面下看不见的部分,才越发彰显功力。 我为什么坚称产品经理更多的是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天赋,是因为,价值观、逻辑力、知识体系、产品的基本知识都不是天生的,没有人说自己天生价值观优秀、天生逻辑力优秀,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阅读、实践、悟性、积累、总结。 当然实践不一定指产品经理岗位上的实践,悟性能力强的人则会触类旁通,逻辑力优秀的人无论讨论什么问题,都会逻辑力在线。 下层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会有人因为原型写的好而成为优秀的产品经理,或者不是我理解意义上的优秀。 所有的一切还是要靠坚持不断的自我学习、自我精进,持续性的输出才会收获颇丰。
本文由 @晴川 创作发布或转载,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
2021-12-01
2021-12-01
2021-12-01
2021-12-01
2021-12-01
2021-12-01
点赞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