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从项目情况、需求理解以及解决思路三个角度进行复盘。 ...
一、项目情况1. 目标回顾1)项目目标 为学校开发一款适合于金融教学的智能投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提供大类资产配置模型、基金筛选评价与组合配置模型和组合投资风险管理及分析等功能,提高同学们对金融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2)交付成果 将网页版实验教学平台部署至学校信息中心,提供完整的开发资料、平台介绍视频、教学引导视频以及平台使用手册。 2. 实际结果1)项目完成情况 经过来自校方两次较大的需求变动后,延期完成项目,通过验收,实际验收内容与初期商定内容差异较大。 2)资源协调情况 第二次大型需求变更前,人力与时间资源都比较充足;变更后由于时间紧张,导致周末期间IT组和产品经理加班。 3)需求变更情况 小型需求变动若干,大型需求变动两次。 由于校方负责人对实验本身不了解,导致开发期间,校方负责人会全盘接受来自相关老师的建议,又由于公司高层领导的部分关系,很难回绝合同外的需求。 因此,由产品经理对所有需求逐一评估,沟通并回绝无意义或者影响整体架构的需求,而对于必须实现的需求,则及时联系相关负责人进行方案修改并告知所有相关成员,以保证项目正常开发。 4)平台开发情况 在需求确定后的开发均无问题。 5)平台测试情况 由于需求变动的影响,测试用例多次修改,最后由于时间问题,由产品经理参与协助测试。 3. 分析总结1)合同初期没有明确时间节点以及交付内容 项目负责人在合同签订时未明确公司每个时间节点需要交付的内容以及通过标准,后期由于校方老师和高层领导的联系,导致后期经常接受校方老师的各类要求而无法用合同进行约束。 2)校方负责人对于教学实验及部署环境不了解 校方负责人对于实验的目的及流程了解不多,且对学校部署环境的各项要求不明。因此,原型期间的评审即使通过,也无法代表相关老师们的需求得到满足。 由于对学校部署环境的要求不熟,校方负责人初期提出的部署要求和学校信息中心的要求不符;直到项目尾声才接到信息中心的相关通知,导致第二次的大型需求变动。 3)项目成员职能出现混淆 公司的项目负责人并没有全程参与对接沟通,将双方相关人员拉至一个群对各项问题进行讨论和解决。导致校方负责人及相关老师,越过项目负责人和产品经理,直接找IT组负责人提出各项需求。因为公司高层领导的部分原因,IT组负责人默认执行需求开发,导致项目一度较为混乱。 4)校方参与度较低 按照初期计划,由校方提供课程老师进行辅助设计,完善实验教学场景及流程。 项目启动后,校方未提供相关资源,由公司设计实验流程和内容后交付校方评估,此流程效率极低。之后协商无果,依据公司领导要求按照校方老师建议进行反复修改优化。 此外,校方没有提前明确项目所需的各项证明及资源,出现不少意外情况。 二、需求理解通过对教育部相关文件的分析理解,可以明晰进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的初衷与目的,以便虚拟仿真项目能够有效通过相关审核。 1. 高校现状
2. 实验教学问题
3. 建设目标
4. 建设内容
因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要求规范如下: 三、解决思路1. 平台功能结构由于项目需要基于已有的共享展示平台,因此有必要先理清展示平台与教学系统的功能结构,明确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所涵盖的功能内容。 2. 项目开发节点根据功能结构,和校方合作完成相关设计工作。即学校做顶层设计,设计实验教学项目内容及流程,提供相关资源,给出明确的需求方案;公司则提供技术与服务支撑。 因此,对应的节点如下所示: 四、结语在本次项目中,由于公司相关成员对于该类校企合作型的项目缺乏经验,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导致延期和需求变动,影响团队动力。 所幸能及时解决各种问题,交付完成。 项目结束后,团队也进行了反思,相信对于之后的其他校企项目会更游刃有余。
本文由 @汐_ 创作发布或转载,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Pixabay,基于 CC0 协议 |
2021-12-01
2021-12-01
2021-12-01
2021-12-01
2021-12-01
2021-12-01
点赞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