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情并没有标准答案,我们在表达自己的内容的时候,可以以时间线、空间、部门等作为线,来有逻辑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自己表达清晰的同时,也方便接收者接收信息、吸收信息以及采取下一步的行动。 ...
某同学随手写下以下实习感想:
在看到这个案例的时候,我发现其实平时和我自己和别人沟通的情况很像,我会事无巨细的描述自己遇到的任何事情、我自己的任何想法。我恰好也借此机会锻炼一下的逻辑思维分类能力。 通过案例发现,贯穿始终的是实习,因此选定时间线实习前、实习中、实习后为准线, 第一版实习前:为了让学习的连锁管理知识落地,我主动报名参加校企合作安排的假期实习工作。 实习中: (1)工作第一天,发现不能达成我连锁管理知识落地的目标,就想辞职,但我告诉自己要坚持下来。 (2)用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工作。
(3)不同忠诚度的顾客的行为反应。 (4)员工们工作时的小心思。 (5)发现他们遇到问题,从来不看数据去分析原因和想办法解决问题。 (6)工作的闲暇时间,我每天背单词、健身、读书来提升自己。 实习后:通过这次实习懂得了实践的意义以及学习的重要性,介绍了自己为什么实习,实习过程中的心态和行动以及学到的内容,实习后的总结。 发现字数307,脑疼于怎么减少200字。 第二版:仔细分析,发现实习中这条时间线还是太罗嗦,第二条abcd可以结合下,34也是可以结合下。 实习前:为了让学习的连锁管理知识落地,主动报名参加假期实习工作。 实习中:
实习后:通过这次实习懂得了实践的意义以及学习的重要性。 嗯,147字了,还差50字。 第三版然后我彻底去掉个人情绪,以及更主动积极的态度去思考,于是有了自己满意的第三版,终于减少到了100字。 实习前:主动报名参加假期实习。 实习中:
实习后:通过这次实习懂得了实践的意义以及学习的重要性。 最优的表达方式分析下第三版和原来的表述案例,会发现:忽略了人物的情绪这条路线,实习中的内容可以精简,实习后的心得体会可以适当增加。 于是有了下方的逻辑最清晰和表述更合理版: 实习前期:
实习过程:
实习后期:
总结任何事情并没有标准答案,只是我们处在各种信息爆炸的时代,对外界的信息进行分类梳理并吸收,把信息以更简洁的方式传递给别人,别人也有接收和吸收以及行动的递减效率。 我们在表达自己的内容的时候,可以以时间线、空间、部门等作为线,来有逻辑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自己表达清晰的同时,也方便接收者接收信息、吸收信息以及采取下一步的行动。 这不是数学题,没有标准答案,在特定条件下就会有不同的结果。 重要的是思维,凡事不是只有对与错。
作者:小帅狗,公众号:数字十三 本文由 @小帅狗 创作发布或转载,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作者提供 |
2021-12-01
2021-12-01
2021-12-01
2021-12-01
2021-12-01
2021-12-01
点赞
点赞